应急管理大学(筹)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为国家培育高素质应急化工人才
发布时间:2025-09-19 17:26:55文章来源:国化联(北京)化工技术研究院
近日,应急管理大学(筹)正式聘请化工 365 平台专家智库中一批深耕化工生产、管理、研发一线的企业专家担任研究生企业导师,双方合作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。此举不仅创新了化工领域人才培养路径,更以 “校地企协同、产学研融合” 的育人新实践,彰显了该校作为应急管理领域核心院校,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服务国家化工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,为新时代应急化工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 “应急方案”。
01 锚定国家战略:以育人初心扛起行业安全使命
作为应急管理部直属本科院校、全国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单位,应急管理大学(筹)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 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培育专业人才” 的核心使命。在化工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持续转型升级,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,该校始终将 “培育懂理论、善实践、能应急的高素质化工人才” 作为教书育人的核心目标,为化工安全、应急处置等领域输送了大量核心骨干力量,成为守护化工行业安全底线的 “人才摇篮”。
“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,根本在人才;人才的核心竞争力,关键在‘理论 + 实践’的双重素养。” 应急管理大学(筹)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,工业互联网、智能监控等技术广泛应用,传统 “课堂讲授为主、企业实习为辅” 的育人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 “即插即用” 型实战人才的需求。此次与化工 365 的合作,正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、破解育人痛点的关键举措。
02 打破校企壁垒:以 “双导师制” 构建育人新生态
据了解,化工 365 平台专家智库汇聚了来自全国重点化工企业、科研院所的数百名一线专家,他们中既有参与过重大化工项目建设的技术带头人,也有处置过复杂安全隐患的应急管理能手,平均从业经验超 15 年,掌握着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动态与最鲜活的实战案例。
此次受聘的研究生企业导师,将深度融入应急管理大学(筹)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全流程,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;同时,导师所在企业还将作为学校 “实践教学基地”,定期接纳学生开展沉浸式研学,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化工生产全流程,提升 “肌肉记忆”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‘企业专家进校园’,而是‘育人资源跨领域整合’。” 该校化工安全学院负责人介绍,这种模式或可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 “人才培养壁垒”,也让企业需求提前介入育人环节,实现 “入学即对接行业,毕业即胜任岗位”。
03 赋能行业未来:以人才输出筑牢安全发展根基
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 “压舱石”,其安全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安全事故中,因 “人员操作不当”“应急处置不及时” 导致的事故占比超 60%,高素质实战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。
应急管理大学(筹)通过此次合作,将培养出一批 “懂技术、会操作、能应急、善管理” 的复合型化工人才。这些人才毕业后,不仅能快速适应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岗位,更能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 “桥梁作用”,推动智能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。这对于提升我国化工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、助力 “双碳” 目标下化工产业绿色转型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“未来,我们还将联合化工 365 平台,展开更多深度合作,将一线专家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教学资源,推动这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向更多应急相关专业延伸。” 应急管理大学(筹)化工安全学院负责人表示,学校和学院将始终以 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为根本,持续创新育人模式,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、为化工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,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、贡献更多育人智慧。